驻巴西大使杨万明就中拉关系在巴媒体发表署名文章
2020年11月2日,巴西主流大报《环球报》刊发驻巴西大使杨万明题为《中拉合作:坚持平等互利 聚焦共同发展》的署名文章,介绍“十三五”期间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在政治、经贸、投资、人文以及抗疫等领域合作成果,结合中国“十四五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,展望中拉合作前景,强调一个开放水平更高、创新步伐更快、市场需求更足的中国,将为包括巴西在内的拉美国家带来更多机遇,为双方人民带来更多福祉。文章全文如下:
今年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。近5年来,中国在实现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,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推进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关系,深化互利合作,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、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积极贡献。
中拉互信不断巩固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五次到访拉美,同拉美领导人在双、多边场合广泛深入交流,深化了平等互利、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。2016年,中国政府发布了第二份对拉政策文件,明确了中拉合作的发展路径。中拉整体合作全面推进,创设了涵盖政党、基建、农业、企业、科创、青年、智库、法律、环境、地方合作、民间友好等10多个领域的对话合作平台,为落实双方政治共识和合作规划提供了机制保障。中拉在联合国、亚太经合组织、二十国集团、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框架下加强协作,有力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。
抗疫合作全面开展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,习近平主席同拉美多国元首多次通话、互致信函,就中拉携手战疫、实现共同发展达成重要共识。中国已向30个拉美国家捐赠口罩、防护服、检测试剂等紧急医疗物资2700多万件,呼吸机1100余台,举办经验交流视频会30余场,并积极协助拉方在华采购了大量抗疫物资。中拉多个企业和机构正联合开展新冠疫苗研发合作。中国政府将履行把中国疫苗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承诺,优先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可负担性和可及性,助力中拉及世界各国人民彻底战胜疫情。
经贸合作换挡加速。2018年,中拉贸易额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。近5年来,中国一直保持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及巴西、智利、秘鲁、乌拉圭等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。今年上半年,中拉农产品贸易同比逆势增长18.3%。巴西甜瓜、智利柑橘、阿根廷柠檬等多个拉美特色鲜果实现首次输华。拉美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农产品来源地,中国是巴西、阿根廷、乌拉圭等拉美国家第一大农产品出口目的地国。
同时,拉美也是仅次于亚洲的中国海外投资第二大目的国。19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同中国签署了“一带一路”合作谅解备忘录。中国在拉设立的境外企业超过2500家,对拉投资超过4300亿美元,累计为当地创造了180万余个就业机会。中拉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金融合作,其中350亿美元对拉一揽子融资安排已落实220多亿美元,惠及20多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110多个民生项目,涉及基建、科技、信息、产能合作等广泛领域。200亿美元中巴扩大产能合作也在为双边具体合作项目提供支持。
人文交流持续走热。近5年来,中拉立法机构、地方、媒体、智库交流日益频繁,教育、文化、旅游、体育等领域合作蓬勃开展。为回应拉美民众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热烈需求,中国已在21个拉美国家设立了42所孔子学院、12所孔子课堂和1个区域中心。中方正落实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提供60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和1万个各类培训名额、邀请1000名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政党领导人访华交流等倡议。
事实证明,中拉合作基于相互尊重,秉持平等互利、开放包容、合作共赢理念,是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。明年,中国将进入“十四五”时期,核心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一个开放水平更高、创新步伐更快、市场需求更足的中国,将为包括巴西在内的拉美国家带来更多机遇。中方愿同拉方继续团结协作,为双方人民带来更多福祉,为世界和平、稳定、繁荣做出新贡献。
(来源:驻巴西使馆供稿)